Archive

Archive for the ‘新聞’ Category

仿國父家鄉大宅建造

December 8th, 2021 admin No comments

《客「家」尋源》之二|葉定仕故居存客家傳奇
2021-12-06
原文刊《星島日報》「每日雜誌」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784219/即時-港聞-客-家-尋源-之二-葉定仕故居存客家傳奇-仿國父家鄉大宅建造

Categories: 新聞, 葉定仕故居, 蓮麻坑 Tags:

紅花嶺最快今年定為郊野公園

May 20th, 2018 perry No comments

2018年 05月 20日 07:06 香港商報

村民促保育紅花寨遺跡

政府正籌備將新界北區紅花嶺指定為郊野公園,最快今年宣佈落實,在其約500公頃的茫茫山嶺上,除了自然生態,還隱藏相信極具人文歷史價值的地方:紅花寨。據曾初步考察過的民間研究者及蓮麻坑村民表示,該寨應是數百年前的反清復明基地,現場仍留下疑似營房、糧倉、戰壕等遺跡。記者最近跟隨他們探察,更有新發現,在懸崖邊有第二條估計作瞭望之用的坑道,他們都期望政府做好保育工作,以免郊野公園成立後遺跡遭受破壞。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遭清官帶兵剿滅潰散

蓮麻坑背靠的大片綠地就是未來的紅花嶺郊野公園所在地,市民將可在規劃好的山嶺地帶遊走,領略自然風光。而蓮麻坑村民從小就接觸紅花嶺,並知悉一個沒有文字紀錄,流傳世代的事件,山上有紅花寨,住有反清復明官兵,但後來卻變質成為山賊。

該村村代表葉華清表示,聽祖先流傳下來的說法,紅花寨的人,就是明末清初一批反清復明者,因此山寨是好老的遺跡,其歷史較蓮麻坑還悠久,該村在400年前,只有零散數戶人家。他說,村中父老曾向他憶述,近百年前,每年正月十五在風水塘前關帝廟,會擺放茶粿、米通、花生、年糕等雜糧,大家進行聚會分享儀式,以紀念紅花會。由此可推論,在地理上接近紅花寨的蓮麻坑村,有村民曾加盟他們絕不意外。葉華清續說,該批反清復明者後來淪為山賊,搶奪由蓮塘抬轎經山路往沙頭角的新娘,而該新娘正是官家之女,清官知道後大怒,帶兵剿滅,紅花寨賊離巢潰散,自此成荒寨。至於紅花嶺山名由來,有兩層意思,一是因紅花會而來,二是春天時分長滿紅杜鵑,令山頭都一片紅色。

須讓更多人瞭解其價值

經過數百年時光,紅花寨早塌垮,被草樹掩埋,無人知曉它在哪裡,但村民葉玉安多年前發現它的正確位置(詳見配稿)。數年前,適值撰寫村志,主編者香港史專家劉蜀永及文史工作者蘇萬興與村民到現場探究數次,並曾作淺層考究,發現有幾樣遺跡,估計是營房、糧倉、廚房及戰壕坑道,這些資料已寫進村志中,但圖片及文字都很少,難以窺全貌。

但紅花嶺成為郊野公園後必招徠很多遊人,村民覺得有必要令多些人瞭解它的歷史價值;原來香港有個地方成為「還我漢江山,誓將滿奴滅」的反清復明基地。

紅花寨偏離行山徑藏山坳

5月1日勞動節,艷陽高照,記者跟隨葉華清、另一名村長葉長風、葉玉安及蘇萬興,向紅花寨進發。車輛從坪輋五洲路轉入禾徑山路,再轉入一條單程石屎路,這路是往海拔489米的紅花嶺,但車路大約到海拔400米就沒有了,只能行山路,落車處有一個發射站,行一小段路見另一個發射站,再向前行見紅花嶺,在村民帶領下,續沿山徑走,到了一山坳,前方是海拔492米的紅花寨山,翻過後到麻雀嶺落沙頭角,這是一條甚受遊人歡迎的行山路線,但紅花寨偏離行山徑,隱藏在山坳內。

據他們解釋,這地方成為反清復明者屯駐之地,在地理上是好位置,它東臨沙頭角海,有什麼風吹草動,可走落沙頭角,循水路逃走,西北面可走到蓮麻坑、蓮塘、打鼓嶺,亦可向南走到粉嶺、上水,其所在地是一個山窩,地勢較平坦,可種植花生、蘿蔔、番薯等為生。

紅花寨的遺跡此際已被長草遮掩,葉玉安作先頭部隊,拿著割草機將一些遺跡包括疑似營房、糧倉、水池及通往坑道山路的草清除。清除雜草後的營房,是方形遺址,四周以石塊砌成,中間是平整土地面。疑似糧倉遺址是圓形,只剩下約一米高的圈圍石塊,西邊有一缺口,想是當年運糧食之進口。水池也是大約圓形狀,附近有小溪,但已被草樹及石頭占據,間現小水湲。通往坑道的山路不算陡峭,行了2分鐘便到山頂邊,葉華清等人突然往下走,進入一條坑道內,他們走了20多米便是盡頭,這溝深約一米,闊約0.7米,兩端是闊一點的圓形土坑,這條疑似是戰壕的遺址,居高臨下,可下望沙頭角海及周邊村落,有瞭望、遮罩之用。

底可挖出更多東西考究

當記者正化身紅花寨兵,在坑道邊眺望沙頭角海之際,幾名葉氏村民走落兩三米的懸崖邊探察,未幾發現那裡有一條相信又是用作瞭望台的第二條坑道,可繞道山丘後面。

蘇萬興表示,料不到這次再探訪有新發現,從現時的紅花寨遺跡看,坑道是人造的簡單工事,暫時已發現有兩條,相信駐守者達百人,而營房可能不只一個,無論營房、糧倉等,有待當局(古物古蹟辦事處)前來看看,嘗試挖掘,可能會挖出更多東西來考究。葉華清則希望政府重視遺跡,在開辟成郊野公園前,要做好保護措施,以免被破壞。

遊紅花寨廿次為村志盡心盡力

紅花寨遺跡得以曝光,熱心村務、曾出任村代表的葉玉安是關鍵人物,他當天單是在遺跡上除草,已用了半個多小時,在通往疑似戰壕的山路上,他教大家要認住一塊石頭,走過它就是坑道,他相信從前的紅花寨兵,都是這樣從山下的營房,走上山到坑道內值班戒備。

葉玉安說,小時就聽家中長輩說過,山上面有紅花寨,有一班反清復明官兵做了山賊。他個性奔放,小時「通山走」放牛,十多歲時走到那山窩地捉草蜢、摘野果,見到一些地方好奇怪,有一堆石頭,光禿禿(那時未長草),小河並沒有乾涸,水流進石砌大池,他在池內浸水,玩個不亦樂乎!再問叔伯兄弟,指是紅花寨,他沒有進一步探究,僅每年來看一或兩次。除了兩度赴英(讀書及工作)的十多年時間,年約60歲的葉玉安,來紅花寨最少有廿次。蓮麻坑要編寫村志,他義不容辭作嚮導,帶領編寫者及村中兄弟到訪這少年時愛游之地,他願望這處地方終可被保育,對村民及市民都是好事。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香港商報實習生4

http://hk.hkcd.com/content/2018-05/20/content_3733056.htm

勉勵年輕一代為蓮麻坑鄉親聯誼會貢獻

March 19th, 2018 perry No comments

葉華清勉勵年輕一代為蓮麻坑鄉親聯誼會貢獻
亞庇18日報章新聞

#沙巴星洲日報 #沙巴華僑日報

Categories: 新聞, 沙巴州, 蓮麻坑村海外 Tags:

蓮麻坑村新春聯歡2000人參與

March 11th, 2018 perry No comments

2018年 03月 11日 09:48 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訊】記者鄭玉君報道:新界北部邊陲村落蓮麻坑在戊戌狗年正月十七(3月4日)舉行新春聯歡,共約2000人參與。蓮麻坑背靠的大片綠地就是當局將來新劃的紅花嶺郊野公園所在地,出席聯歡會的鄉村賢達、政界人士都指出,該村文化、歷史、生態等素材豐富,適宜成為未來遊覽郊野公園的一部分,惜連接該村的一條小路仍屬禁區,不便市民進出。不過一段繞山邊的替代道路即將興建,估計數年後進村將暢通無阻。

  可作遊人聚集點 發展潛力大

  新春聯歡一向是蓮麻坑村的大日子,不少移居海外的村民均會在當天回來,在擺設筵席的敬修學校(已關閉)內,一起吃盆菜,品嘗即場烹煮的客家燜豬肉,還有欣賞歌星演唱、醒獅及功夫表演。大會亦設抽獎環節,當中最特別的,是由該村村民、港隊門將葉鴻輝送出的多個簽名足球。春節聯歡自十多年前復辦,愈來愈受村民歡迎,筵席數目由雙位數增至三位數,今年筵開約220圍,2000名本地和海外村民,以及各方友好參與,主要嘉賓包括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容海恩,沙頭角區鄉事委員會主席李冠洪、打鼓嶺區鄉事委員會副主席林金貴等。

  劉國勳在致辭時表示,蓮麻坑人才輩出,有進士、武狀元,也曾是抗日所在地,未來亦會有發展機遇,因為距村不遠的蓮塘口岸已興建得七七八八,未來與內地交流會更方便。此外,政府建議將紅花嶺劃為郊野公園,今年會宣佈落實,蓮麻坑村可作為遊人的聚集點,遊罷附近景點(如蓮麻坑礦洞、麥景陶碉堡、葉定仕故居等)後,坐小巴返回市區。但目前連接村落的一段約700米邊界巡邏路仍是禁區,平日進出不方便,他促請政府盡快解禁。

  爭取全面開放禁區

  蓮麻坑村長葉華清表示,禁區政策令到蓮麻坑村民不聊生,很多原居民往海外謀生,人數已達萬人,差不多廿年前已積極爭取開放禁區,終於盼到2016年1月4日開放,但村口前的一段700米路仍是禁區。幸經各方人士協助爭取,在蓮麻坑路東段擴闊工程(松園下至蓮麻坑)內該段700米路附近山邊,興建路段到蓮麻坑,有關環境評估工作已通過,現正進行公眾諮詢。對於紅花嶺將劃為郊野公園,葉華清說村民對此有意見,因為在幾百年前,祖先就已在該地種花生、沉香等,亦有殯葬區,他希望能與政府好好商量。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程向明

http://hk.hkcd.com/content/2018-03/11/content_3717010.htm

Categories: 新聞, 蓮麻坑 Tags:

蓮麻坑:深圳河邊的原生態村落

March 7th, 2018 perry No comments

版次:A15來源:深圳商報 2018年03月06日

http://zhannei.baidu.com/cse/search?q=%E8%93%AE%E9%BA%BB%E5%9D%91&click=1&s=5842604480309483480&nsid=

香港新界蓮麻坑村與深圳羅湖蓮塘長嶺村隔深圳河而居,世代相鄰。3月4日,本報記者跟隨深圳民俗文化觀摩團應邀參加蓮麻坑村新春聯歡,目睹了逾2000人共用盆菜宴的盛況。村長葉華清告訴記者,蓮麻坑村是深港邊界著名的原生態村莊,歷史悠久,民風純樸,隨著蓮塘口岸的開啟,蓮麻坑村交通狀況將會得到很大改善,並將打造成旅遊和養生農業基地。

300年古村最早屬新安縣

喧鬧的鑼鼓聲和矯健的醒獅、麒麟舞者把記者一行帶到新春聯歡會現場,蓮麻坑村民、全球葉氏宗親及鄉鄰友朋逾兩千人在此共用美味可口的盆菜。客家人和廣府人都有盆菜宴的風俗,菜式與儀式大同小異:蘿蔔角、炸豬皮、燜腐竹、紅燒肉、炸鮮蠔、白斬雞、燒鵝鴨、白灼蝦等等,一層層從下往上疊加。

現場還有舞獅、舞麒麟、武術歌舞表演等節目,內容豐富,雅俗共賞,老少鹹宜。當天早晨,天空還飄著濛濛細雨,中午時分,天空放晴,聯歡會現場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氣氛。

蓮麻坑村人丁興旺,後裔遍佈海內外,每年都有眾多旅居海外的族人回鄉過節。村長葉華清告訴記者,從2007年春節開始,村公所發起“蓮麻坑新春同樂日”,也稱春節聯歡,已成為該村規模及影響最大的民俗活動。

蓮麻坑村已有300多年歷史,據清康熙《新安縣誌》,當時新安縣“六都”所轄村莊中就包括蓮麻坑。清道光時期,此地為廣東省廣州府新安縣第六都官富司屬蓮麻鄉,範圍包括圍心、沙嚇、新屋、水芋田、對面、擔水瀝、新桂田和塘肚山等10村莊,是沙頭角“十約”中獨立一約。清同治年間,由於村內人口逐漸增加,蓮麻坑村民不斷向外開拓土地,伸展到深圳河北岸的長嶺村和徑肚村。蓮麻坑村四面環山,風景宜人,祖先在建村時遵循“枕山環水”的原則,在村後植風水林,村前築風水塘。每年春分及秋分當日,葉氏族人會攜帶香燭祭品到先祖墓地祭拜,以表達慎終追遠之意。葉氏婚喪嫁娶恪守客家人的習俗,村民們還有拜法諸公、伯公及洪聖大王等習俗。

葉氏家族與敬修學校

蓮麻坑為客家村落,村中居民絕大部分為葉姓,另有少數冼、劉、張、曾、官等姓。據《沙頭角蓮麻坑葉氏族譜》載,葉氏世居河南葉縣,宋末一支族人南遷梅州,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二十世祖葉達波兄弟倆先後從松本廈遷居新安蓮麻坑,並買田建宅,從此世代安居。據葉華清介紹,上世紀60年代,蓮麻坑村村民最多時達到2000多人。

古代客家人十分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培養,蓮麻坑葉氏也不例外,因此其家族人才輩出。清同治四年(1865年),葉氏家族有感於村中子弟無學習場所,決定由“四於堂”出資,在村中建立敬修家塾,供村內所有兒童讀書,“敬修”取敬德修業之意,以示對子孫後代的期許。

上世紀50年代,香港政府宣佈“小學擴展七年計畫”,津貼鄉村籌建新型校舍,蓮麻坑村民把握時機,召開村民大會,商討興建敬修學校新校舍事宜。村民及海外鄉親出錢出力,于村東龍頸之後興建新校舍,1959年竣工正式啟用。該校舍寬敞明亮,擁有四間課室,又有廣闊的運動場地,在當時新界的鄉村學校中首屈一指。上世紀60年代,敬修公立學校在鼎盛時期學生超過300人。

葉華清介紹,因該村劃為邊境軍事區,居民生活不便,人口逐漸流失。敬修學校也受到影響,1983年只有3名學生,雖然村民和老師努力維持,還是於2003年停止招收新生,2009年停辦。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會長吳軍捷也是盆菜宴受邀嘉賓,他告訴記者,該會曾向香港政府申請將敬修學校打造成抗戰教育及展覽場所,終因維修及維持經費問題而沒有下文。

蓮麻坑村現有200多處住房,但僅60余人常住。村長葉華清說,蓮麻坑與羅湖一水相連,蓮塘口岸開通在即,該村離口岸僅數分鐘路程。蓮麻坑是深港邊界難得的原生態村莊,政府已批准其發展旅遊及養生農業的計畫,邊界禁區的問題也將得到解決,前景一片光明。

辛亥革命元老從這裡走出

葉定仕故居為香港法定保護古跡,是蓮麻坑村著名建築,始建於1908年,2010年由政府撥款700萬元修繕。葉定仕的孫女葉淩現任深圳坪山客家文化協會會長,她告訴記者,葉定仕是辛亥革命元老,早年追隨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曾擔任中國同盟會暹羅(泰國)分會會長。葉淩說,爺爺1906年曾到訪翠亨村孫中山故居,蓮麻坑的祖屋是仿孫中山故居而建。

葉定仕原名天發,號廣新,1879年生於蓮麻坑,16歲被“賣豬仔”到暹羅曼谷做裁縫,因勤勞、聰慧很快融入當地主流社會,得到暹羅王室一位公主青睞並結婚。此後,他結識了暹羅許多達官商賈,承包了暹羅陸軍軍服的生產。至1910年,葉定仕成為擁有較高社會聲譽的僑領。

葉定仕經孫中山和胡漢民介紹入同盟會,1907年任泰國同盟會會長和振興書報社社長,他不顧泰國政府警告,支持孫中山發動推翻清政府的武裝起義,為起義提供槍支、彈藥、軍服和藥品,後被泰國政府通緝、沒收全部財產並驅逐出境。1936年冬,葉定仕帶著一家人回到新界老家。香港淪陷以後,葉定仕年老病弱,缺醫少食,於1943年在蓮麻坑病逝。

葉定仕生前獲過辛亥革命勝利後授予二等勳章及證書。葉定仕後人中多有受其影響走上革命道路者。其次子葉理山、三子葉瑞山於1940年代分別參加東江縱隊和粵贛湘邊縱隊,葉瑞山和母親梁氏還利用蓮麻坑祖屋做遊擊隊地下交通站,傳遞情報,服務部隊,葉理山隨東縱北撤煙臺,又跟隨四野南下,獲過三級解放勳章和獨立功勳榮譽章。

在葉定仕故居前,記者採訪了香港新界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袁梅芳老師,她曾帶領學生做過中國遠征軍的研習課題。袁梅芳告訴記者,作為歷史老師,她和學生對葉定仕及蓮麻坑村的抗戰歷史很感興趣。

香港首部村志有標本意義

香港史專家、香港地方誌辦公室副主任、嶺南大學客座教授劉蜀永也是蓮麻坑新春聯歡會的嘉賓,幾年以前,他與文史學者蘇萬興一起主編了《蓮麻坑村志》,這也是香港第一部村志。

劉蜀永在聯歡會現場接受本報記者採訪,回顧了自己關注香港地方誌及編撰《蓮麻坑村志》的歷程。他說,2004年嶺南大學舉辦“香港地方誌座談會”,旨在推動《香港通志》的編纂,《蓮麻坑村志》就是這項巨大的工程之一。香港地方誌辦公室受葉瑞山邀請協助修改其父葉定仕傳略,其後劉蜀永和蘇萬興花了兩年時間全力投入到村志的編撰工作。劉蜀永當初並沒有想到,蓮麻坑村有如此豐富的歷史,該村志最後達到17萬多字,2015年由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出版。他舉例說,“中國留學生之父”容閎的長子、礦業工程師容覲彤曾在蓮麻坑經營礦業達8年之久,他們和村民開始都不知道此事,只是通過文獻,由覲彤的英文名字查起,才查清了這段歷史。

劉蜀永說,《蓮麻坑村志》按照地方誌編修體例,系統介紹該村自然和社會狀況,包括自然環境、建置沿革、人口、宗族、政治、軍事、經濟、教育、文物古跡、民間習俗、人物、海外鄉親、大事記及藝文等,有助讀者通過蓮麻坑瞭解深港兩地關係史、華僑史和客家文化。他告訴記者,簡體字版《蓮麻坑村志》在對原版進行增刪修訂之後,已經列入中國名村志叢書之一,即將由方志出版社出版。(深圳商報記者 夏和順)

Categories: 新聞, 蓮麻坑 Tags:

蓮麻坑柴火客家燘豬肉

March 7th, 2018 perry No comments

Categories: 新聞, 蓮麻坑 Tags:

原居民抗議建屋受阻

July 24th, 2016 perry No comments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新聞 Tags:

720立法會選舉誓師大會

July 21st, 2016 perry No comments

十時正在上水鄉事會参加新界東立法會選舉誓師大會 ,十一時在沙田民政署報名。

Categories: 新聞 Tags:

落閘封村捍衛農地

May 27th, 2016 perry No comments

成報 2016年5月23日

Categories: 新聞 Tags:

客家燜豬肉盆菜宴215圍創新高

February 26th, 2016 perry No comments

蓮麻坑村2500人春節聯歡

香港商報 2016年2月25日